科研人物•雷鸣丨源于兴趣,终于信念

作者:科学技术处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8-11-16

【字体:

阅读量:

雷鸣

雷鸣,男,1976年出生,甘肃天水人,硕士,beat365官方最新版传媒学院教师、副教授。2002年6月毕业于兰州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9年12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传播学硕士学位;2015年6月从河北地质大学调入beat365官方最新版任教,现任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专业负责人。主持完成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艺术类项目1项,主持2017年甘肃省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1项,主持完成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教育厅、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参与完成或在研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兰州市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省部、市厅级项目6项。在《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学术探索》《贵州民族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5篇、EI 2篇,主编、参编教材2部。参与纪录片创作2部。获甘肃省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多次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时报金犊奖等比赛,获省级一、二等奖、全国优秀奖多项。

与团队成员研讨。

“我至今还能感受到20年前,一次大学课堂上,我的老师得知他的论文发表后难掩的喜悦和激动,原来严厉的老师开心起来,是那么的真实,”雷鸣说。这个画面当时很受感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知道了大学老师们除了上课,还有别的乐趣,这种乐趣让他对高校教师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有一句歌词从小到大从没有走心的唱过,但自那以后,他开始认真的问自己,要不要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大学毕业后,雷鸣先在河北地质大学任教,2015年投身于beat365官方最新版的怀抱,翻开了他奋斗的新篇章。

赫哲族传统工艺。

谈到科学研究,雷鸣说,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尤其是传统手工艺的传播与传承。自2010年以来,他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衡水内画技艺的传承发展研究》《赫哲族鱼皮和桦皮设计艺术的历史与传承研究》《原生态木版画——内丘纸马设计艺术传承研究》《互联网时代甘肃临夏传统手工艺传承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天水雕漆制作技艺的历史价值与传承创新研究》等教育部、河北省社科、甘肃省社科项目。他认为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变迁,作为“文化资源”,首先要研究其价值变迁,明确其“文化资源”价值;第二要研究再创造,创新存在形式;第三,传统手工艺文化要在传播中发展,尤其是要研究信息技术变革下新的传播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于研究方向的确定,雷鸣说,这和兴趣、所学专业和从事专业有关系,其实,他也曾经困惑了很长时间,学过美术、学过设计、学过广告传播,不知道交点在哪里,2008年之前,没有明确方向,2009年读硕士期间,在导师的帮助下,逐渐明确了方向。雷鸣说,他在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研究上只是才入门,以后还有很多事想去做,他最近在琢磨,准备把自己的研究与传媒学院民俗纪录片创作扶持学科和自己从事的网络与新媒体教学结合,在传统手工技艺的影像化与新媒体传播方面进一步探索。

带领学生参加暑假实践活动。

谈到对科研的体会,雷鸣说,任何事只要坚持去做,总会有收获,坚持源于兴趣,终于信念,在于时间。兴趣是个人的,源自本能的一种好奇、求知欲望,成功的小喜悦不断积累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做着做着,你会发现这个事原来对别人,对社会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就变成一种责任了,这个时候,个人的兴趣就成了信念,成功的喜悦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有一点,就是时间,时间其实就是要保持一个潜心钻研,静心处世的心态,要平衡兴趣产生的科研热情与科研过程需要的冷静心态。

文:孙芸霞  审核:刘子江